电子烟微信号抽完呛喉咙,我就不抽了。”小男孩说。“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抽烟很帅?”我问。“不是,我只是觉得这个东西很酷。”小男孩回答。“那你为什么不抽抽别的烟呢?我说,因为我不抽烟,所以我不知道你抽烟的样子。我想,如果我是一个烟民,我一定会告诉他,我喜欢抽烟,但是我不抽烟,因因为我不知道你抽烟的样子。我们之间的距离,不是一根烟的距离,而是心与心的距离。你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牵动着我的心。
4000多年前,居住在今墨西哥的玛雅人在采集食物时,无意识地摘下一片植物叶子放在嘴里咀嚼,微信,感受到了很强的刺激性,并且瞬间起到了恢复体力和提神打劲的作用。从此玛雅人经常采此种植物的叶子来咀嚼,渐渐形成一种嗜好,烟草就这样悄无声息走进了人类的生活。
土著们使用烟草的方式就是嚼和嗅,而燃烧吸烟方式,则先是在宗教上率先使用。土著们认为燃烧叶子产生的浓烟能沟通神明,为了方便祭司使用,还发明了最早的烟斗(法器)。在墨西哥的贾帕思州倍伦克有一座于公元432年建立的神殿,里面有一块浮雕,展现了人类最早使用烟草的情景。
虽然烟草在美洲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却一直没有走出这片大陆。直到西方大航海时代的兴起,微信烟草才逐渐才被世人知晓。1492年10月12日,欧洲著名的探险家哥伦布率船队,到达了如今的美洲的圣萨尔瓦多岛。在那里他们发现当地的土著民用一种长管工具,一端燃烧一种不知道的叶子,另一端含在嘴里吸,然后从嘴或鼻子呼出烟雾。经过多次接触,当地民众告诉他们烟草可以“包治百病”,还能放松身心的功效,于是哥伦布将“圣药”带回西班牙,献给了西班牙王室。
从1496年起,陆续有航海到美洲的欧洲水手把烟草种子带回欧洲,种植并使用。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烟草只在小范围内流行,并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原来烟草最初并不是以香烟的形式出售,而是以烟斗、雪茄这两种方式吸食,由于烟气浓度高,很多人第一次吸食就觉得喉部呛辣无比,导致不少人浅尝辄止。例如拿破仑在日记里就写过自己不吸烟的原因,就是因为觉得呛喉。
不过,烟草倒是很受水手欢迎,在无聊又长久的航海期间,烟草可以让他们抗饿解渴,甚至驱除疲累恢复体力。没多久,吸食烟草的习惯就从船员传播到欧洲社会的底层人民,以及各个港口旁边的酒馆和妓院之中,需求量日益增大。16世纪,欧洲将烟草作为治疗牙痛、寄生虫病、口臭、破伤风的药物,部分欧洲人甚至认为烟草可以治疗黑死病。英国伊顿公学每天早晨都会让孩子们吸烟以躲避癌疫。
西班牙曾是个横跨三大洲的强国,占领了除巴西外的整个拉丁美洲地区;从南非好望角穿越印度洋,势力到达亚洲。1511年,古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西班牙商人便圈下大片古巴土地,购买非洲黑奴来种植烟叶、甘蔗和咖啡等农作物。1575年,西班牙人带着烟草横渡太平洋,将其带到菲律宾种植,烟草很快就成了非常赚钱的商品。1636年,西班牙成立了具有专卖垄断性质的国家烟草公司,并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烟草垄断企业。
1590至1610年间,葡萄牙人将烟草带到印度、爪哇、日本和伊朗;1600年左右,福建水手和商人又把菲律宾烟草带进中国。从美洲到欧洲,再到中东、亚洲,到了1620年,抽烟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爱好,烟草已是不折不扣的全球性农作物。
尽管烟草传播速度快,但并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消费品,原因是产量少,价格贵。这种情况,直到西方国家的殖民地烟草产量提升后,才得到解决。那时烟草产量最大的殖民地是美国的弗吉尼亚州和马里兰州。17世纪20年代初期,烟草每磅值若干先令。到17世纪70年代晚期,则掉到每磅1便士以下(1先令相当于12便士)。商人一般会先将烟草运到英国,再外销至其他地区和国家,尤其是阿姆斯特丹。1670年荷兰人的烟草人均消费量是1磅半,比英国人的还多一点儿。大烟商会把弗吉尼亚和其他殖民地出产的烟草,与比较廉价的荷兰烟草混在一起,运往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售卖。
全球流行“瘾品”的晋升之路
烟草的晋升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期间还遭到各国统治者、宗教的强烈反对。当然理由并不是现在的从健康角度出发,而是认为吸烟是一种不道德,让人堕落和腐朽的行为。
英王詹姆斯一世(James I)就曾痛斥烟草是“地狱草”,不准老百姓使用。教皇乌尔班八世更是颁布了将所有吸烟者逐出教会的教令:“无论个人还是团体,无论男女,无论普通民众还是神职人员,任何人无论以嚼、吸或抽烟斗等任何方式在教堂内吸食烟草都将被逐出教会。”
但这一切努力都没能阻挡吞云吐雾的快乐,因为烟草的提神作用受到大众的欢迎。最终这些看上去严厉的禁烟令都成了一道摆设,吸烟成了当时人们最普遍的娱乐消遣方式。西方国家政府发现抽烟的人越来越多,便开始从中抽税赚钱。这钱实在太好赚了,以至于原先的反对者,纷纷变成了支持者,还要商人们把种子带到殖民地大量种植。
战争,更是助长了烟草的跨区域传播。“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爆发,参战的西班牙、英国及荷兰士兵将烟草引进中欧地区,接着再传入北欧、东欧和南欧;参加过墨西哥战争(1846~1848年)的士兵,在美国带动了抽雪茄的风潮;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一种土耳其吸食烟草的办法,却成为了烟草史的大事件。
烟斗吸食、嘴巴咀嚼、鼻子嗅闻是当时世界各国的主流吸烟方式,对应的烟草商品又分为口吸烟(雪茄)、嚼烟、鼻烟。土耳其人发明的香烟,是一种小众的吸烟方式,是对烟草废料再利用:将无法制成雪茄的小烟叶,或无法制成烟丝的劣质烟叶裁成碎屑后用报纸卷起来吸食。
士兵经常吸烟,在战场上使用烟斗和抽雪茄是一种难以实现的奢望,而这种随卷随吸,几分钟就可以完成的吸烟方式,完美解决了士兵们对烟草的渴望。于是这种土耳其小众吸烟方式在军队中广为传播。
后期香烟中的烟草经过烤制,再混合添加剂(香精,助燃剂等)制作,使得烟气浓度将低很多,无意中让人更易接受,提高了吸烟率。19世纪末,随着自动卷烟机的兴起,香烟成本再一次下降,再加上烟厂广告营销做得好,全球烟民数量蹭蹭蹭急剧上升。
相比欧洲,美国烟草公司是后起之秀,却一路高歌猛进。例如著名的烟草大亨杜克父子,依靠自动卷烟机,击败了一个又一个的竞争对手,垄断了整个美国烟草。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香烟产量和输出量都占到了世界第一位,满世界都是美国香烟的身影。
从“圣药”到“毒草”
现代社会,人人都知道吸烟有害身体健康,这是经过多方科学验证的结果,所以世界各国政府现在也规定,烟厂必须把“吸烟有害健康”印在烟盒上。
烟草让人兴奋的原因,主要来自其尼古丁成分,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有着刺激作用,而大剂量又可以作为镇静剂让过于兴奋的人冷静下来,循环反复容易使人上瘾。
目前,烟草中的尼古丁唯一准许的医疗用途,说出来比较讽刺,是用于戒烟。例如制作成尼古丁口贴剂、尼古丁喷雾剂等戒烟药物。虽然医疗用途有限,但烟草在农业方面还有一定作用。例如可用来制肥料和杀虫剂,由于烟草中的烟碱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味辛辣,可与水以任何比例相混合,是一种神经毒剂,能刺激飞虫的神经中枢,使害虫兴奋中毒,速效杀灭。
香烟对人体的伤害是毋庸置疑的。之所以不被重视,是因为个烟民从吸食到身体出现问题,至少需要数十年时间,这并不影响烟民对社会生产力做贡献。说点不好听的,烟民老了,该享福了,毛病出来了,寿命缩短了,少领多少退休金,你这是在帮国家“省钱”。
烟草的税收还是国家的一笔重要税收。我国的烟草税相对全球来说,处于中等水平。但即便如此,人口基数大,其利润也是远超国内各企业的。而且烟草还能带动了一批人致富:例如种烟草的农民、烟厂职工、香烟专卖店老板等。正因为香烟畅销,才让这批人有源源不断的钱赚。富农惠农促就业,一定要种烟草、卖香烟吗?实际上,当一个国家已经强大到财政收入不再依靠烟税之时,就会开始严格管控香烟,美国就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对象。
20世纪50年代,当科学研究证明吸烟有害健康后,美国烟草公司当然不肯认怂。在好莱坞电影中让片中的人物抽香烟,利用他们独特的魅力让民众们觉得吸食香烟是一种上流社会高贵的做法。甚至他们还利用那个时期的女权斗争来推广香烟,利用宣传和舆论来打消人们对香烟的疑虑。
1953年,美国烟草研究委员会成立。而这个委员会是负责干什么的呢?他们专门在各种专业的报纸上反驳香烟会导致肺癌的观点,并且还发布各种戒烟后导致的不良反应,来告诉民众戒烟带来的危害。商业巨头们对香烟的危害避重就轻,让普通民众们自己洗脑香烟是无害的。
20世纪50年代是美国的黄金时代,富得流油也不缺香烟那点税收,再加上长期吸食香烟的确会给民众身体带来损害,于是美国联邦政府就自上而下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
首先美国公共卫生署,向国民科普吸烟的危害,再出台法律,规定烟厂在烟盒子上必须加上健康警示的法规,其展示的广告也必须提示香烟的危害等,以及提醒吸烟对人体的可能损害。
随后又出台法律禁止18岁以下的青少年购买香烟,同时也禁止零售商向18岁以下的青少年出售香烟。不同的州对购买香烟者的年龄规定也有不同,有些州或城市,甚至规定21岁以上才能合法购买烟草。
最后,对于烟民者吸烟的时间和地点也做出强硬的法律限制,几乎所有的公共室内环境都禁烟,要吸烟必须走到门外的特定吸烟区,离大门至少要15英尺以上,一旦违反,就要追究法律责任,并支付高额罚款。
此外,美国电影协会制定新规,要求把凡含有吸烟镜头的影片划为R级,即限制18岁以下观众观看。而最新的一条项禁烟措施,则是允许医疗保险公司向购买个别保单的吸烟者加收高达50%的保费。
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颁布后,许多国家借鉴西方经验,相继出台了“控烟条例”,例如禁止在公共场所抽烟、限制香烟广告、禁止青少年抽烟等措施。
由于我国税收目前严重依赖烟草,短期内并没有可取代的行业,因此禁烟工作一直阻力很大(电子烟可以禁、槟榔可以禁,香烟嘛……再等等)。直到现在,不仅吸烟人群占世界之首,连青少年的吸烟率也非常高,控烟之路依然任重道远,且长且长。
最后蛋哥想对烟民由衷说一句话:感谢你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