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市公安局蜀山分局通报,该局成功破获一起特大非法生产、销售有毒有害减肥类保健食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查获有毒毒有害减肥类保健食品原料约1.5吨,涉案金额高达3000余万元。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安徽日报)(新华社专特稿)(新华社专特稿)(健康中国”战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促进健康产业发展。
一:肥东哪里有卖兔子的
打一巴,哗啦啦,日本鬼子到你家,抠你爸爸大脚丫。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放屁就是他。
怪不奇怪,其实一点不奇怪,因为老头爱老太。
你不跟我玩,我有人玩,我到活边划小船。
城门城门鸡蛋糕,三十落蛋糕。
骑大马,带把刀,问你要桔子要香蕉。
萝卜丝炒肉丝,马科斯恩科斯,没有钱来不来斯。
我们两好,我们两老,我们两上街买棉袄。冬天给我穿,夏天给你穿!
不听不听打洋钉,你妈头上十个钉!
我是你爸,多么伟大,辛辛苦苦把你养大。要是你不听我的话,我就把你嫁给他!
星期天的早晨白茫茫,拾垃圾老头排成行。队长手一挥,冲向垃圾堆,破鞋子破袜子满天飞!
大头宝宝,下锅炒炒,麻油拌拌,筷子捣捣。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你有大头。
打你的头,象皮球,小鹿纯子来扣球,一扣扣到三牌楼,三牌楼,卖皮球,卖的都是XX的头
注:“虼蚤”者,乃合肥民间谓跳蚤之俗语。“峭”乃同今之“翘”,“迸”乃同“蹦”,“爹爹”二字可做爷爷解,合肥土语,谓父为爷,为大,而谓祖父为爹爹(音近似deidei)。
杨奶奶,可要小花狗?
注:此歌为旧日儿童作捉人游戏时唱,此游戏如何作今不可考,窃以为类今之“老鹰捉小鸡”。小花狗,指被捉者;杨奶奶,指捉人者;唱歌者,则为保护小花狗之人。
注:此歌谣今亦不常见,粑粑者乃此间谓饼之土语。小舅子,乃乡间骂人之恶语。
注:扎同扎,刮同刮。
从肥东到肥西,
买个老母鸡,
回家洗一洗,
全部都是皮,
烧了一大气,
吃过就拉稀,
合肥哪都好,
不能去肥西。
车水,摇水,
大河湾来水。
车半塘, 留半塘,
留给大姐汰(合肥方言,读dài, 漂洗、清洗的意思)衣裳。
二:肥东哪里有卖电脑的
一般卖手机的地方都有手机充值卡,便利店也有卖三:肥东石塘驴巴哪里有卖的
世界那么大
我想去走走
每每去到一个地方
便迫不及待的想尝尝当地的美食特产
像什么淮南牛肉汤啦
无锡糖醋排骨啦
北京烤鸭啦
这些响当当的当地特产
给游客留下最地道的美味记忆~
说起咱肥东的美食,那可真不少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
肥东十大名菜之——石塘驴巴
说到这道菜就不得不提石塘镇了
传说石塘镇因虞姬而得名
到底怎么一回事呢?
下面听小编娓娓道来~
看看古老的石塘镇
是怎么与这位旷世美人结缘而名留千古
↓↓↓
相传楚汉相争时,项羽兵败垓下,与虞姬走散。虞姬被汉兵追至今石塘镇附近,饥乏交加,瘫倒在一家蹄角行的屋檐下。掌柜的清晨起来开门一看,一个绝世美人楚楚可怜地依偎在门墩上,虽然是满面灰尘、衣衫褴褛,但浑身上下还是透着高贵的气息。店主顿时心生怜惜,将其扶至屋内。只奈虞美人命中注定难逃此一劫,刘邦的军队追至镇上,手起刀落,虞美人一头栽倒在小河里,顺水而流。从此小镇就有了一个凄楚的名字:尸淌镇,那座小桥也被称作“尸淌桥”。后来,镇上的人觉得名字不雅且晦气,于是据此谐音,改叫石塘镇,那座桥改叫石塘桥,连小河也改名叫石塘河。
如今,虞姬墓仍在,荒草凄凄,似乎她还在等待他的大英雄项王凯旋归来。每年有不少文朋诗友前来凭吊,感受一下曾经的叱咤风云和缠绵悱恻的爱情。后来经营驴巴的黄姓商人到处传说虞姬当年吃过他家祖传秘制的石塘桥驴巴肉并且赞不绝口,许多外地商人慕名前来品尝,因而石塘驴巴名声渐渐地越来越响。
在石塘镇,驴巴素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美誉,入口细嫩,回味不绝。这项风味小吃已有百年历史,它肉细可口、味道鲜美,余味无穷,成为馈赠亲友的佳品。
宋朝时,包拯就喜欢这道家乡的佳肴,在开封当府尹时,特地从老家找了位会做驴巴的厨子带在身边,并且推荐给宋仁宗。赵祯皇帝吃后大加赞赏,要地方官每年进贡。
石塘驴巴是熟食,撕开包装直接切成一片一片,就可直接食用,若是再沾点醋、麻油、葱花之类那就更好吃了。
石塘驴巴一般半斤一小团,色泽酱红、石榴红不等,切开后润泽清香。初食石塘驴巴,味辛香,比牛肉重气,比羊肉粗糙,吃起来自有一种嚼劲在里面。吃后,三日回味起来,似乎还有哪一种说不出的舒服味道。
石塘驴巴能和米饭一起做驴肉炒饭,味道特别,香味持久。
石塘驴巴最宜配青椒爆炒,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这样的一碟菜是肥东红白喜事宴席上男女老少都喜欢的一道大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