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普及之后,电子烟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据统计,2019年全球电子烟市场规模达到120亿美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300亿美元。
在中国,电子烟的渗透%,远低于美国的20%。但是,在国内,电子烟的监管政策尚未出台,市场乱象丛生,消费者对电子烟的认知不足,导致电子烟市场缓慢。
据统计,中国电子烟市场规模在2018年达到100亿元,预计2023年将达到300亿元。但目前,国内电子烟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产品质量稳定、安全性无法保障等问题依然存在。
此外,由于监管缺失,电子烟市场鱼龙混杂,消费者在选择时难以辨别真伪。因此,在未来,电子烟市场需要进一步规范,加强行业自律,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同时,也需要政府部门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电子烟的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进行严格监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此外,还需要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推动电子烟行业健康发展。
“目前,国家对电子烟的监管政策还处于空白阶段,行业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刘俊海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积极主动拥抱监管,不能等到监管政策出台后再进行转型。
同时,刘俊海认为,电子烟产品的安全性是消费者购买的重要考虑因素,因此,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品进行严格把关,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此外,刘俊海建议,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电子烟行业的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电子烟产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并在产品包装上标明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执行标准等信息销售电子烟产品的商家应具备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